NEWS 新闻资讯
资讯 | 循迹前墅龙窑,一座延烧千年的明朝古窑
发布时间:2023-03-02 16:09:20 浏览量:

它,被称为“土与火的艺术,力与美的结晶”;它,凝聚了古代先民朴素的审美情趣和爱好,是远古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;它的发明,更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,它,是中国陶。

陶的出现,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存本领和生活质量,还使得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,人与自然, 不再是一边倒的碾压局。

说起陶,我国有四大著名陶产区,分别是宜兴紫砂陶、云南建水紫陶、广西钦州坭兴陶、重庆荣昌陶,其中宜兴紫砂陶负盛名,堪称陶中之首,并直接奠定了宜兴“陶都”之美誉。

640.png——宜兴陶瓷博物馆

宜兴是中国早的陶器发源地之一,出土的陶器可追溯至7300年前,包括了罐、釜、盆、钵等。

田野考古表明,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,宜兴的先民就开始从事陶器制作。春秋战国时期,出现了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。汉代,宜兴已成为江南制陶中心,大量烧造高温釉陶;三国两晋时期,宜兴大规模生产青瓷,并成为南方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;宋代,宜兴弃瓷兴陶,紫砂陶走进历史舞台;明清时期,宜兴的丁蜀地区以生产宜兴均釉陶器和紫砂陶而蜚声中外。

目前,宜兴丁蜀镇周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5处、两汉至六朝窑址6处,隋唐五代窑址9处,宋、元乃至明、清窑址80余处,可谓是身家丰厚。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,成就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九大窑系,也是目前唯一的陶窑系——宜兴窑系。“家家捶泥声、户户制陶忙”仍是当今宜兴陶业的真实写照。

640 (1).png——陆建华摄

此外,数千年的灿烂陶史,也让宜兴诞生了另一种瑰宝——龙窑。据清《重刊荆溪县志》载:明清时期,宜兴之古龙窑遗址,主要分布于丁山青龙山南北麓、川埠、宝山寺、蜀山、汤渡、西瓦窑、潜洛、上袁、均山东、任墅石灰山等一带。大小龙窑多达五十余座,不少窑场烧造紫砂器皿。

时至今日,宜兴还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前墅龙窑,千年窑火生生不息,延烧至今,前墅龙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陶文化当之无愧的“活标本”。


640 (2).png

——陆建华摄


说起前墅龙窑,还一个有意思的传说:

相传古时候,太湖里有一条乌龙,负责耕云播雨。后因太湖百姓不敬天神,玉帝为了惩罚示威,便下旨不施雨水。连日干旱,导致田地干涸,颗粒无收,民不聊生。乌龙巡视途中,心生恻隐,便抗旨吸水播雨。

乌龙抗旨一事被玉帝得知,便派遣天兵天将乌龙乱枪戳死。乌龙尸骸落至宜兴丁蜀一座小山坡上,头朝下,尾朝上。当地百姓为感激乌龙救命之恩,便自发挑土掩埋乌龙尸骸。多年后,埋葬乌龙的土堆上出现了许多洞口,里面成了空空的倾斜隧道。后来,有人尝试在龙肚中烧制陶器,成陶率和品相都非常不错,于是后人便以此为形仿建出龙窑,龙嘴是烧窑点火的地方,龙身上的大伤口作“户口”,小伤口就是“鳞眼洞”。从此,龙窑流行开来。

640 (3).png

传说归传说,但是前墅龙窑是真真切切的明朝古窑。它位于宜兴丁蜀镇三洞桥村,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极罕见的仍然可以烧造的明代“活龙窑”。

2006年5月,前墅龙窑被列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

2013年,龙窑烧制技艺被列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前墅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造,由窑头、窑身和窑尾三部分构成,头北尾南,通长43.4米,窑身外壁宽约3米,内壁底部宽约2.3米,高约1.55米。窑身左右投柴孔(俗称鳞眼洞)42对。西侧设装窑用壶口(窑门)5个。燃料主要为煤、松、竹枝等。


其采用传统柴烧技艺,主要烧制日用粗陶产品,每窑可入陶坯约7000余件。烧窑过程主要包括装窑、烧窑、开窑等环节。据悉,烧制紫砂壶时,紫泥、缎泥、本山绿泥产品,通常在龙窑中部烧成;红泥产品,在龙窑尾部烧成,俗称“映红”。

640 (4).png

前墅龙窑——装窑



前墅龙窑装窑有一道重要的准备工作,俗称“丁套”。即采用大件套小件的装烧方法,充分利用龙窑室内空间,提高入窑的陶坯数量;并且此过程会用泥条将坯件隔开架稳,使罐内外的窑温保持一致,确保坯件在烧制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。

640 (5).png

一般来说,大件陶器与紫砂壶都采用对口套烧的方式,二者在摆放方面会有所区分。

紫砂壶装坯,会先在匣钵底部撒上一层石英砂,然后内置一个较小的粗陶钵,粗陶钵上覆以垫片并撒上石英砂,紫砂壶就摆放在上面。此外,紫砂壶口沿处也需撒上石英砂,防止烧制过程中壶盖与壶身粘连。紫砂壶摆放好后,还要将泥条捏制成块排布在匣钵口沿处,其上倒扣一匣钵(确保内外温差不大)

小科普:石英砂坚硬、耐磨,熔点1750℃,而龙窑温度在1200度左右,能够起到防护作用。

640 (6).png

大件器物装坯,先是在匣钵底部铺垫一层石英砂,也是防止器物与匣钵底部粘连,接着把器物置入匣钵,后将泥条捏制成块,沿匣钵口沿均匀排布,再在其上倒扣一匣钵,形成一器两匣。

640 (7).png

前墅龙窑——烧窑


烧窑大致分为预热、升温与冷却三个阶段,首先在燃烧室内使用煤块预热窑体,祛除窑内与坯件中的湿气。预热通常持续时间约16小时,之后烧窑师傅会掘开对投柴孔的封泥,投放松枝与竹枝,之后就依次打开投柴孔,不断投放柴火。

640 (8).png

对投柴孔靠近燃烧室,烧成温度较高,所以要同时打开第二对投柴孔观测火焰与坯件的颜色,之后以此类推,直至后一对投柴孔,达到温度平稳上升的目的,终窑内温度会维持在1200度左右。

龙窑烧窑,遵循缓烧勤看的原则,不分昼夜,窑工轮流值班,确保温度平稳。从点火到熄火,全凭师傅的经验和眼力来判断窑内温度与烧成情况,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温度区间,并根据坯体烧制情况及时调整火候。假如火候过高,产品容易烧坏变形;火候过低,器物釉面结晶度不够,产品质量欠佳。

前墅龙窑传统烧制技艺是陶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,目前宜兴丁蜀镇十分注重保护古龙窑,每年都会对前墅龙窑进行保护性烧制,使其有序传承,保存住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。


640 (9).png

关于龙窑结构小科普:

龙窑整体与地面呈30度左右的斜坡,燃烧室位于窑头,承担进柴、点火与送风的功能。窑室是装烧坯件的空间,窑室底部通常铺垫砂层,起到保护窑底、垫平与固定垫底窑具的作用 。

窑尾主要由挡火墙与排烟孔等排烟设施构成,后期的龙窑还增加了投柴孔与窑门等结构。窑工通过增加或减少入窑的空气量,使窑内维持半缺氧状态,形成还原焰,温度可达1200余度。随着龙窑构造的改良与烧造技术的进步,龙窑所烧造的产品也由印纹硬陶、原始瓷发展为青瓷、黑瓷、白瓷、紫砂器等。

640 (10).png

据明代学者周高起《阳羡茗壶系》记载:“壶成幽之,以候极燥。乃以陶瓮庋五六器,封闭不隙,始鲜欠裂、射釉之患。过火则老,老不美观;欠火则稚,稚沙土气。”意为紫砂制作完成先晾坯,在半成品完全干燥,才放入匣钵,烧成过程中会受火不均,产生爆裂或出现火疵、色差,或受其它釉陶溅射沾釉之患;火老,火嫩,对产品发色都不利,火候掌握一定要恰到好处,这表明当时对紫砂烧成中烧成温度变化规律,已有所了解和掌握。

前墅龙窑,经年累月的烧制,龙窑窑身内壁布满厚厚的如油脂一般的窑蜡,触感较硬,表面凹凸不平,极具光泽。

640.jpg

——龙窑室内情景

土与火的艺术,力与美的结晶,延烧千年的前墅龙窑,是一座探索不完的宝藏,一代代烧窑人,前赴后继的传承和守护。

直到今天,前墅龙窑依旧会定期开窑烧制陶器,江湖依然流传有它的传说:“龙窑出品,必属精品”。

其他古窑简介


——清代镇窑

清代镇窑(简称“镇窑”)为我国传统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。窑房是木构架建筑。窑炉位置约占窑房四分之一的面积,除去窑炉所占空间,其余约为两层结构。底层为装匣、开窑之用。二层柴楼主要用来贮备松柴。整座窑炉棚顶,与无梁殿内顶部相似,属砖砌成的拱形结构顶棚,高大的烟囱用单砖砌成,其砌筑技巧令人叹服。它的烧成室型呈一头大一头小的长椭圆形,进窑门处宽而高,靠近烟囱则逐渐狭窄矮小,故有“鸭蛋形窑”之称。

——葫芦窑

葫芦窑,古人说其“窑形似卧地葫芦,前大后小”。葫芦窑为景德镇特有的瓷窑,早出现于元末明初,直到清初出现了蛋形窑(镇窑)后才逐渐停止使用。明代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对景德镇的葫芦窑有专门的文字记载,并配有插图。明代葫芦窑兼备了宋元时期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,烧成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,对整个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发展和清代镇窑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
——圆窑

圆窑又称馒头窑,为宋元明时期的典型瓷窑,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。有的圆窑窑床的平面呈马蹄形,故又称马蹄形窑。圆窑属半倒焰式窑炉,火焰自火膛喷向窑顶,再倒向窑床,烟气从排烟口、竖烟道、经烟囱排出窑外,烧成温度可高达一千三百度。

640.gif





快速询价
给我们留言 30分钟内回复
0510-87566106
微信公众号
商城小程序
官方客服
团泥六方宫灯吴玉芬
*为必填项
联系人*
联系电话*
简要描述
点击更换验证码